david-garrett  

從17歲的那個夏天,第一次愛上搖滾樂,愛上一邊聽著搖滾越一邊暢快的喝著啤酒

刺喉的泡沫滾燙而下猶如主唱嘶個性嗓音宣泄般的嘶吼。

從搖滾一路奔馳到重金屬,再從金屬一路聽到英搖,漸漸的口味也開始改變,在那樣年輕氣盛的年紀也逐漸開始懂得欣賞那細語呢喃

輕飄飄、軟綿綿的唱腔,女主唱的輕聲歌唱總讓我沈醉在其中,而不知道其時間的消逝,或許每個人總有那些日子是這般渾然不知渾然不覺的跑掉吧?

畢竟誰沒年輕過嘛!!源自對聲響的探求,好奇的耳朵追求來自不同根源的音樂元素互相融合、激發新的迴響。

這般追求感官的聽覺習慣可回溯至90年代中後期的後搖滾浪潮,伴隨著後現代思潮的反身性,一些後搖滾樂團開始重新反思搖滾樂的意義

「後搖滾」(Post-Rock)風潮,簡單來說,後搖滾是指用搖滾樂器做出非搖滾的音樂,也就是善用電吉他效果器、電腦科技、合音技術和電子設備

製造出聲響和節奏。巧妙揉合了既有的音樂類型,並在其中找尋突破,創造一種新興的音樂型態。因此後搖滾並非一種新的音樂類型

它反而更貼近一種概念或是意識型態。


後搖滾的確顯現出一種大時代的轉變,和音樂型態的演進。搖滾樂的發展史不僅隱含著反抗與叛逆等複雜元素,更挾帶著戰爭與和平、威權與民主的歷史包袱,更別說是對民族性與次文化誕生的重要影響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喧囂的時代已過,革命抗爭的口號早已不再,搖滾不死的精神得以用各種形式延續。

後搖滾存在的目的並不是為音樂類型提供一個明顯的分野,它代表的就是一種新興意識型態,讓人們重新思考搖滾的價值為何。摒除歷史的牽絆與沉重的包袱,就如同以內斂且更富層次的樂曲編排

取代激情的嘶吼吶喊般,回歸最原始的音樂本質,同時賦予樂迷更為靈活的想像空間,這就是新時代下的後搖滾浪潮。

另一種更貼近後搖滾實驗性質的音樂型態進行樂器上的實驗,從反思搖滾意圖延伸至重新探索古典樂器操作上的可能性

他們以古典樂器去演奏搖滾樂或金屬樂的方式,很多的古典樂手都會改編知名歌曲,這對他們來說其實不難,最難還是在創作,要如何用古典樂器來編寫出搖滾樂的味道和情境

有些古典樂會加入熱門樂器(電吉他、爵士鼓),這類做法在電影及遊戲配樂很常見。現在音樂科技很發達,也可以讓古典樂器接上效果器和音箱。

kinopoisk.ru-David-Garrett-2284730  

從古典跨界搖滾中赫赫有名天團體不在少數,但部分團體或音樂創作者並不希望自己就此被定型於同一種音樂風格領域中

今天來說說其中一位從古典跨越搖滾的音樂奇才David Garrett ,他出生於德國,在青少年時期就已錄製多張純古典樂專輯以及隨同許多世界級交響樂團在世界各地演出,在歐洲享有天才神童的美名。

十四歲前,他的世界只有古典樂,直到就讀茱莉亞音樂學院時開始接觸到流行樂、搖滾樂,為他加入 Decca 唱片公司後的第一張專輯「Free」帶來靈感

其後以更完整融合藍調、搖滾等多元風格在古典樂中,成為全方位的跨界樂手。David Garrett選擇以不一樣的方式演繹古典音樂 ,吸引更多的年青人。使一些從未接觸古典音樂的朋友們去看演奏會 。

 

正所謂後搖滾風潮崛起後我們才有幸能窺見那些所謂的“古典樂與獨立音樂的交會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愷威 Kiw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